专家学者齐聚赤坎老街 畅谈古迹保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数2661  更新时间:2015/3/28 17:03:2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20151121日上午,文化界、规划界、高校教授以及来自我市五县(市)四区的博物馆馆长齐聚赤坎老街,与会者畅所欲言,就保护和发展赤坎乃至整个雷州半岛古迹展开座谈。记者还从座谈会上获悉,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将成立。

                                                    

 

  赤坎古迹保护得很好

  赤坎区是历史悠久的古商埠,遗留下许多古旧建筑,这些建筑主要为清末民初时期具有浓厚岭南风格的骑楼建筑,以及广州湾法国殖民时期糅合西洋特色的建筑,是研究湛江历史,特别是研究广州湾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是我市一部活的“史书”。

  如何保护和挖掘赤坎古迹?研究本地古迹的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博士、副教授景东升认为,保护好赤坎古迹,乃至全市的古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大家都知道,建筑物呈现的就是历史,这些古迹记载历史,让后人追忆。

  湛江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赤坎的老街保留得很好。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开展古迹保护工作,有必要,有意义,能教育年轻一代爱家乡。

  广州一家设计院院长谢杰雄表示,对于老街的古迹保护和挖掘,政府和规划部门要建立一种机制,并及早作出规划,让群众知道哪一类的老建筑要保护,促进古迹保护工作。

  开发性保护全市古迹

  我市五县(市)四区均分布不少古建筑,有国家级、省级古迹保护文物,但更多的是县(区)、市级的古迹文物,有些甚至连保护单位都未列入。这些古建筑如何保护?

  徐闻县博物馆馆长冯驹认为,一般未列入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保护比较难。例如徐闻的骑楼,很有特色,但目前也存在濒危的现状。而民间集资是一种好方法,通过有实力的民间人士,在政府出台的规定下,以旧修旧,达到保护和开发的目的。

  遂溪县博物馆馆长陈成表示,经过第三次文物普查,遂溪县境内发现204处文物保护古迹,古迹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对于文物古迹保护的工作,应以开发性的保护为目标,这样才有保护意义。

  雷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则晓说,雷州境内的古迹比较多,有古墓、古塔、古遗址等。对于列入保护单位的古迹文物,目前已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对于不少散落在乡村的古民居,由于缺乏保护,不少已经被拆毁。

  成立协会加大保护力度

  记者在会上获悉,湛江古迹保护协会即将成立。该协会是由从事文化遗产和古迹保护工作并具有爱心的公益人士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全市性行业协会。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博士、副教授蔡平认为,古迹保护协会一旦成立,将影响民间更多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古迹保护行列,对我市老建筑的保护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希望协会能够整合五县(市)四区的力量,对全市古迹进行摸底,尽早拿出一份权威的湛江古迹文物分布材料给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