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慈悲的代名词,传说中她具有无量的智慧与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在中国宗教文化中信仰面最广。“观音菩萨,年年十八”,多少人心中总向往着能留住青春。几百年来,在福建,有一个盛产白瓷观音的地方,这就是德化窑。
福建德化窑是白瓷窑场,窑址分布在福建德化县境内。德化窑白瓷创烧于宋代,明代进入极盛时期,以低铅高硅的“象牙白”瓷器为代表作。“象牙白”因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的含量不很高,加上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釉色特别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白如凝脂。因此,德化窑在明、清时所产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我国历代外销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在许多国家的古遗址中都曾出土德化窑白瓷。西方一些国家把德化窑白瓷称为“中国白瓷”、“马可波罗瓷”,他们认为这种白瓷是马可波罗在元代从中国带回去的。马可波罗当年跟着他的父亲、叔叔到元朝上都来,公元1275年,他受到了大汗忽必烈的接见,并被留下来担任官职,足迹遍及中国。他1291年返回威尼斯时带回去的一件德化窑白釉小花瓶,至今还收藏在意大利博物馆。
古代福建宗教文化发达,寺庙道观众多,曾有“山路逢人半是僧”之说。因此,德化窑在明代以后,瓷器种类繁多,尤以瓷雕观音(德化窑所烧观音特多)和供器最负盛名。在德化窑雕塑瓷像中,人物脸部刻画细腻,造型生动,如达摩的庄严,观音的慈祥,寿星、罗汉的诙谐等等,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