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湛江市博物馆官网 > 馆务公开 > 首页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普通文章湛江市博物馆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普通文章遂溪县界炮镇老马村村民积极向…
普通文章【3.12】植树节
普通文章【二十四节气】惊蛰
普通文章看完哪吒没过瘾?来湛博与哪吒…
普通文章【二十四节气】雨水
普通文章博物馆里过大年——福蛇献瑞 喜…
普通文章金蛇献瑞 博物迎春
普通文章【初一】蛇来运转 前程似锦
普通文章【除夕】蛇年大吉 辞旧迎新
 
馆务公开
  • 南路革命历史吴川寻访记
    寻访旧址,追忆历史。7月15日,湛江市博物馆带领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二十多名大学生,对张炎将军故居、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菉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切体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吴川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粤西最早开展革命斗争的地区之一。从中共南路特派员黄学增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指导各县开展农民运动,到爱国将领张炎毅然举行抗日民主
  • 红色记忆  青春旋律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加深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同时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传承并弘扬革命精神,扩大红色音乐的影响力,7月14日,湛江市博物馆在广州湾法军指挥部旧址组织开展“红色记忆 青春旋律”亲子活动。   在文化志愿者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红色歌曲主题展览,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简谱和歌词、时代意义,当中的内容深刻彰显了这些作品不朽的精神魅力和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 古风雅韵  夜览湛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道新的文化风景线在湛博展厅点亮。   当黄色的泥土在指尖流转,被塑造成一件件器物的模样,大家都不免为淬火前后的反差折服,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至今仍是绝唱;在悠扬的古风国乐声中,讲解员身穿古装,娓娓道来,观众们流连于展柜之间,惊叹连连;陶瓷研习过程,观众们拿着题卡在展品中找寻答案,了解各个朝代陶瓷发展特点,感受它们的韵味和神奇。   非遗是这片土地孕育的精彩
  • 踏历史游径,探风情建筑
    为了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了解和学习广州湾历史,湛江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踏历史游径,探风情建筑”主题研学。2024年7月9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曙航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应邀参加了活动。   研学所经路径包含了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及法军指挥部旧址、维多尔天主教堂、基督教福音堂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通过参观相关历史建筑,听取广州湾复原陈列的讲解,学员们对广州湾租借地历史及当时的军事、文化、
  • 红色印记——遂溪研学之旅
    为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讲好红色故事、深化爱国精神,湛江市博物馆于7月7日组织青年学生赴遂溪县开展研学活动。    遂溪是南路革命策源地,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厚。本次研学课程的设计围绕遂城镇下洋村和杨柑镇祝君村两大核心地点,通过实地参观革命纪念场馆、专家讲述革命历史、填写研学任务卡等方式,了解南路革命的斗争史,感悟革命先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天气酷热,学员们
  • 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夏季时节正式开始;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从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   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 常沐清廉之风  永葆廉洁本色
    为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6月24日,湛江市博物馆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赴坡头区乾塘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常沐清廉之风  永葆廉洁本色”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赏荷花之高洁,悟廉洁之清风。初夏六月,走进乾塘万亩荷花基地,只见荷塘中池水清清,荷叶田田,荷花点点,清风徐来,幽香阵阵,一派生机勃勃。荷塘附近,廉洁文化长廊、廉洁警句等清廉元素
  • 慎用麻精药,青春不“毒”行
    自鸦片进入中国以来,毒品对国人身心的侵害延续百余年,让人深恶痛绝。为了使青少年认识到毒品的危害,避免滥用麻醉类精神药品,值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湛江市博物馆开展“慎用麻精药,青春不‘毒’行”主题活动。   活动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帮助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了解麻精类药品的名称、种类以及滥用表现,加深他们对易滥用麻精类药品的印象,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滥用药品的危害,形成警惕心理。同时为到场的学生
  • 【研学之旅】“探民俗  知非遗”之吴川泥塑体验行
    6月15日,湛江市博物馆组织了“探民俗  知非遗”研学活动,带领同学们前往吴川,开启一场泥塑体验之旅。   在吴川市文化馆提供的大课室里,传承人董建国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吴川泥塑的起源、现状、所需工具和基本制作技法,之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大家进行创作,并与余亚杰、孙唯两位老师一起在现场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经过“揉、搓、捏、刻、塑”等步骤,原来不成形的泥料逐渐在学员们的手中鲜活起来,

471 条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页 | 尾页 10条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搜索
友情链接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Copyright © 2015 湛江市博物馆网站管理系统.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湛江市赤坎区南方路50号 邮编:524038 电话:0759-3331082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12889号-1粤公网安备 粤公网安备 44080202000025号